穿越之“最”这样诞生 ----哈纳斯杭锦旗至银川天然气管道联络线项目黄河定向钻穿越回拖侧记
发布日期:2017-05-13 00:00:00 浏览次数:8713
2017年5月13日00:38,在位于宁夏银川兴庆区月牙湖乡杭银线项目的黄河穿越工程入土点,传来了阵阵欢呼声。经过80个日夜的艰苦奋战,杭银天然气长输管线一次顺利完成黄河定向钻穿越主管线回拖,成功横穿黄河。
杭银线工程作为哈纳斯宁夏5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一体化基地配套项目一期工程,已被列入国家天然气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和宁夏十三五规划的重点项目,项目建成投产后,对补齐蒙宁天然气输送短板,实现宁夏多元化气源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是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促进工业转型迭代的重要基础,将促进沿线机械、电力、交通和建材等相关产业发展;后期将承担哈纳斯宁夏500万吨液化天然气一体化基地供气认为,为节能减排,“气化宁夏”提供资源保障,经济和社会效益意义巨大。 同时,通过杭银线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省际之间天然气管网建设,对贯彻 实施国家油气改革整体部署,构建结构合理、安全可靠、供需协调的现代化天然气产业体系,形成区域间互联互通具有深远影响。
黄河定向钻穿越是杭银线项目的咽喉工程,穿越点位于黄河干流贺兰段,东、西岸分属宁夏平罗县和贺兰县,穿越总长2700米,主管道直径711毫米,钻孔1050毫米,穿越深度36米,创国内最大管径、最长单向穿越黄河的纪录。
“急”出来的办法
“看着最后1米管道拖出钻孔,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这次回拖成功真是来之不易……”完成回拖后现场建设人员兴奋的说:
2017年春节前,穿越大型机械开始进场调试,2月22日,正式开钻。根据项目推进计划和黄委会规定,穿越必须在6月黄河汛期到来之前完成。短短3个月的工期,2700米地下36米的穿越,此时,刚刚下完的一场大雪让气温又下降至零下10度,地下土壤仍处于封冻期,严寒条件下的定向钻穿越又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变数。这急坏了建设团队,也“逼”出了“急中生智”的各类办法!
开钻不久,因气温较低,施工设备运行就开始出现各种故障,钻杆卡机,泥浆流出不畅等等。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停机检测、专家现场指导,数据远程分析,经过2次导杆回撤,重新钻孔,3月20日,导向钻在既定位置顺利出土,为工程后续工作奠定了可靠基础。
“钻”出来的技术
定向钻施工主要工序为导向孔钻进、扩孔、洗孔、回拖。每个环节都有许多技术要点,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让钻孔报废。因此,定向钻最大的风险在于如何确保成孔质量,如何解决卡钻和事故处置等难题。
拥有数年定向钻司钻经验的师傅们,根据施工前制定的各个应急方案,急思巧智,利用增大泥浆排量、调整钻速等方法,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确保穿越施工各项工序顺利进行。
“挫”出来的韧劲
施工单位江苏省安公司优化项目管理,发挥技术和人力资源优势,协调各方资源,满足施工方案的有效执行,全面推进定向钻施工。
因为贺兰段黄河河床地层松软,给管道穿越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施工单位提前做好工程预案,从开钻以来,工程经历了分动器损坏、钻杆不进等问题,施工屡屡受阻。施工人员不断查找问题,总结经验,邀请钻井液及相关技术专家现场把关,通过更换泥浆、严控泥浆密度等指数,增加助力钻机和夯锤等措施,最终实现了成功回拖。
“团队”攒出来的干劲
杭银线黄河穿越工程水平穿越长度2700米,穿越主管径Φ711毫米×15.9毫米 ,最深处为水面下36米,主要穿越地层为泥层、沙层。
自2月22日主管线施工以来,所有参建单位精细认真、踏踏实实地落实好每一项施工措施,昼夜奋战在施工现场,确保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全面落实HSE责任制,规范施工行为,确保施工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施工单位科学组织,严格操作;监理单位认真监督、严把质量;防腐单位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大家共同努力见证团队团结的力量,更创造了黄河穿越施工的速度和质量的奇迹!
传承哈纳斯精神,创造哈纳斯奇迹
田埂上、道路旁、走村串户,披星戴月,到处都有管道人执着坚强的身影;
施工场地全力保障,施工资源现场协调,顶风冒雪,日晒风吹,到处都是管道人坚实有力的脚步;
也有被拒之门外、无理辱骂的委屈,但更有费尽口舌得到理解的开心;有擦干眼泪继续前行的坚强,更有不畏艰难敢啃硬骨头的坚韧,这就是我们的团队,这就是哈纳斯精神,哈纳斯人从不相信眼泪,只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慷慨激昂。
项目开工以来,管道人不等不靠,一个团队一条心,想方设法保进度,始终秉持“建精品工程、铸安全管线”的质量安全理念,推进现场规范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增强现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力度,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同时,抢抓建设速度。
黄河穿越工程成功回拖,为全线按期投产试运行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项目宁夏段工程已经完成过半,内蒙段已经全线展开征地工作,扫线开工,项目力争2017年底建成试运行!
- 上一篇:安徽名人馆地源热泵工程
- 下一篇:无